从“互为边缘”到“和谐共生”--云南省勐腊县邦善村族群关系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全站论文库
硕士博士论文库
普通期刊论文库
分类:
教育论文网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民族学论文
→
民族起源、发展、变迁论文
从“互为边缘”到“和谐共生”--云南省勐腊县邦善村族群关系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
第1-5页
ABSTRACT
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
第9-27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9-10页
第二节 本论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第10-21页
一、 “族群”和“族群性”
第10-14页
二、 国内外族群关系研究概述
第14-19页
三、 族群关系研究理论
第19-21页
第三节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第21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21-25页
一、 研究方法
第21-24页
二、 论文结构
第24-25页
第五节 田野调查过程
第25-27页
一、 选点
第25-26页
二、 调查过程
第26-27页
第二章 田野点概述:地理、历史与文化素描
第27-35页
第一节 人文地理概说
第27-30页
一、 地理环境
第27-29页
二、 人文历史背景
第29-30页
第二节 村庄与族群历史回眸
第30-31页
第三节 族群构成
第31页
第四节 村民的日常生活
第31-32页
第五节 性别分工与宗教信仰
第32-35页
一、 性别与角色
第32页
二、 宗教信仰
第32-35页
第三章 史海沟沉:水傣与汉傣族群关系的历史轨迹
第35-42页
第一节 互为边缘——迁居建寨时期的水傣与汉傣族群关系
第35-36页
第二节 相互疏离——“大跃进”运动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水傣与汉傣族群关系
第36-40页
第三节 和谐交融——改革开放以后的水傣与汉傣族群关系
第40-42页
第四章 交往互动:变动的族群边界
第42-68页
第一节 族际通婚的发展与变化
第42-50页
一、 通婚的基本情况
第42-44页
二、 婚配现状分析
第44-47页
三、 族际通婚中的互动
第47-50页
第二节 社区中的交往
第50-57页
一、 居住格局
第50-53页
二、 娱乐活动中的交往
第53页
三、 宗教与民间信仰活动中的交往
第53-56页
四、 个人社交网络
第56-57页
第三节 政治领域中的联合
第57-60页
一、 民主选举
第58-59页
二、 干部培训与交流
第59-60页
第四节 经济交往中的关系演变
第60-63页
一、 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关系
第60-61页
二、 互助合作时期的交往
第61页
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交往
第61-62页
四、 市场经济中的交往与协作
第62-63页
第五节 体育、文化活动中的参与
第63-68页
一、 民族传统体育赛事
第63-66页
二、 文艺活动
第66-68页
第五章 文化认同:族群交往观念的嬗变
第68-82页
第一节 文化认同
第68-75页
一、 水傣、汉傣文化的相互了解
第68-70页
二、 水傣、汉傣文化的相互交融
第70-75页
第二节 水傣、汉傣文化的趋同
第75-82页
一、 语言风俗——语言式微、风俗趋同
第75-78页
二、 宗教信仰——相互认同、求同存异
第78-81页
三、 民族共识——相互交融、和谐共生
第81-82页
第六章 和谐共生:水傣与汉傣族群互动关系模式
第82-87页
第一节 和谐与交融
第83-85页
一、 迁徙史源:和谐与交融的肥沃土壤
第83页
二、 生态环境:共同生境下的和谐交融
第83-84页
三、 文化心理:尊重与包容的族群心态
第84页
四、 民族政策:维系各族群的和谐共生
第84-85页
第二节 共生与互补
第85-87页
结语
第87-91页
一、 水傣与汉傣关系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
第87-89页
二、 水傣与汉傣关系的性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影响
第89-91页
参考文献
第91-99页
附录
第99-117页
附录1 勐腊县政区图
第99-100页
附录2 本研究相关图片资料
第100-103页
附录3 邦善村汉傣和水傣族群关系研究访谈资料选录
第103-108页
附录4 邦善村汉傣和水傣交往互动与族群关系调查问卷
第108-110页
附录5 邦善村大事记年表
第110-111页
附录6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的实施办法(2010 年 8 月 11 日)
第111-117页
后记
第117-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第118 页
本篇论文共
118
页,
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
更多论文
从“互为边缘”到“和谐共生”--云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小组工作的价值及
网络问政对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奥一
清代越南使臣之“燕行”及其“诗文
我国地方政府政务微博发展问题的研
越南薄辽省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培训问
越南同塔省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问题研
老挝万象境外人员管理问题研究
万象市公安局基层民警绩效考核问题
越南太原城市青年公务员素质教育研
越南河内城市拆迁补偿中的政府责任
老挝沙耶武里省公务员福利保障制度
越南安沛省党和团体女性领导干部队
秘密侦查法治化研究
中原地区农村敬老院服务监管问题研
基于老人视角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研
中国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路径研
在“道义”与“理性”之间--一个壮
柬埔寨政府分权改革问题研究
柬埔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研究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返乡农民工创业状
我国政府雇员的养老保障研究
民国初期的政体设置与其政权合法性
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研究
媒体时代公共知识分子的人文性尺度
战后中泰关系视域下的泰国华人认同
越南河内市乡级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
越南嘉莱省乡级干部培训研究
施米特“强国家”理论研究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城市社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市社区
胡锦涛民生思想研究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
毛泽东群众观及其当代启示
当代文明背景下的民间信仰--以洛阳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审美现
诗意的栖居--论陶渊明的艺术化生存
网络交易的伦理分析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探析
《共产党宣言》的人学思想研究
清代广西政区变迁研究
明清之际遗民与桂北寺院的兴建--以
清代桂中地区的妈祖信仰研究
越南阮朝郊祀制度研究
侗族鼓楼世界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以
盘古文化的地方性实践--以广西来宾
城市房屋拆迁法律问题研究
桂中地区壮族生育习俗研究--以马山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广西文化产业集
越南阮朝宗庙制度研究
建国初期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1949
从家族节庆活动到规范统一的民族节
生态审美视域中的融水苗族芒蒿文化
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泰国蜡雕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鲁迅对现代连环画传播的倡导与贡献
“民间”的显现及其创作意义--基于
纪录片:时代的“第三只眼睛”
中国商业电影受众心理研究
广西电影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问
白裤瑶铜鼓文化变迁--以南丹县里湖
京族哈节传统歌舞研究
湘潭地区夜歌习俗研究
广西龙州壮族花凤舞研究--以金龙镇
广西东兴京族独弦琴艺人的文化传承
广西南宁市高校健身街舞发展现状及
生态民俗学视角下上林布努瑶族猴鼓
论文化差异对汉语缅甸语翻译的影响
关于英文电影《暮光之城I-暮色》字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选择状况
MTI口译专业学生汉英句子翻译不地道
交替传译中语篇逻辑关系分析在笔记
2012美国华裔青少年壮乡文化行--振
2012年“Possible Japan-China Ten
理雅各《庄子》英语译本之生态翻译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语块使用情
关于《设计学校的秘密》(节选)翻
注意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族群关系论文
傣族社会论文
和谐共生论文
版权申明
:目录由用户
LR**
提供,
www.51papers.com
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
请点击这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内搜索引擎
||
站点地图
||
在线购卡
|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