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
页 |
ABSTRACT | 第4-8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
页 |
§1-1 引言 | 第8
页 |
§1-2 接触器电磁机构特性分析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
页 |
1-2-1 动态与静态 | 第8-9
页 |
1-2-2 研究动态过程的重要性 | 第9
页 |
§1-3 有限元分析在低压电器研究中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2
页 |
1-3-1 低压电器产品设计技术的发展 | 第9-10
页 |
1-3-2 有限元分析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11
页 |
1-3-3 工程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 Maxwell 的应用 | 第11-12
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4
页 |
第二章 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静态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14-31
页 |
§2-1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4-15
页 |
§2-2 三维静磁场矢量位有限元分析 | 第15-23
页 |
2-2-1 电器中的磁场问题 | 第15
页 |
2-2-2 电磁场双旋度方程和矢量泊松方程 | 第15-16
页 |
2-2-3 双旋度方程的有限元离散格式 | 第16-18
页 |
2-2-4 非线性方程组的形成和求解 | 第18-21
页 |
2-2-5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21-23
页 |
§2-3 基于Maxwell 3D 的接触器电磁机构静态特性仿真分析 | 第23-31
页 |
2-3-1 Maxwell 3D 静磁场分析理论 | 第23-25
页 |
2-3-2 接触器电磁机构的三维模型和剖分 | 第25-26
页 |
2-3-3 电磁机构静态吸力的计算 | 第26-28
页 |
2-3-4 电磁机构的静态仿真结果 | 第28-29
页 |
2-3-5 电磁机构的静态吸力与反力的配合 | 第29-31
页 |
第三章 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动态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31-49
页 |
§3-1 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的动态特性 | 第31-34
页 |
3-1-1 迎击式双E 型交流电磁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31-32
页 |
3-1-2 迎击式交流电磁机构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32-34
页 |
§3-2 基于Maxwell 3D 的电磁机构动态特性仿真 | 第34-38
页 |
3-2-1 Maxwell 3D 瞬态场分析理论 | 第34-36
页 |
3-2-2 电磁机构反力的计算 | 第36-37
页 |
3-2-3 动态过程仿真的实现 | 第37-38
页 |
§3-3 迎击式电磁机构动态特性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38-46
页 |
3-3-1 电流特性 | 第39-40
页 |
3-3-2 时间特性 | 第40-41
页 |
3-3-3 速度特性 | 第41-42
页 |
3-3-4 动态吸力与反力特性的匹配 | 第42-43
页 |
3-3-5 迎击距离与合闸相角的关系 | 第43-45
页 |
3-3-6 动静铁心碰撞前后具有的动能与合闸相角的关系 | 第45-46
页 |
§3-4 迎击式与非迎击式电磁机构的动特性比较 | 第46-49
页 |
3-4-1 吸合时间及末速度与合闸相角的关系 | 第46-47
页 |
3-4-2 两铁心碰撞前一瞬间的总动能Ek 和碰撞损失能量ΔE 与合闸相角的关系 | 第47-49
页 |
第四章 电磁机构参数对交流接触器特性的影响 | 第49-55
页 |
§4-1 电磁机构参数对静态特性的影响 | 第49-53
页 |
4-1-1 铁心高度对吸力特性的影响 | 第50-51
页 |
4-1-2 动静铁心横梁处对静态吸力的影响 | 第51-52
页 |
4-1-3 改变线圈的高度 | 第52-53
页 |
§4-2 电磁机构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53-55
页 |
4-2-1 改变反力特性对动特性的影响 | 第53-54
页 |
4-2-2 缓冲弹簧参数对机械寿命的影响 | 第54-55
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6
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
页 |
致谢 | 第58-59
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