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选择,相同的焦虑——记南京四个家庭的教育困扰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新闻作品 | 第8-20页 | 1.1 前言 | 第8-9页 | 1.2 “换”还是“不换”,这是个问题 | 第9-11页 | 1.3 因为那里没有奥数 | 第11-14页 | 1.4 来到南京,我后悔了 | 第14-16页 | 1.5 不想儿子成为另一半 | 第16-18页 | 1.6 后记 | 第18-20页 | 二、采写手记 | 第20-31页 | 2.1 选题缘起 | 第20-21页 | 2.2 选题价值 | 第21-25页 | 2.2.1 重要性 | 第21-22页 | 2.2.2 接近性 | 第22-23页 | 2.2.3 人文性 | 第23-25页 | 2.3 采访过程 | 第25-28页 | 2.3.1 确定采访对象 | 第25页 | 2.3.2 见缝插针的采访节奏 | 第25-27页 | 2.3.3 感同身受的采访体验 | 第27-28页 | 2.4 写作结构 | 第28-31页 | 三、同话题作品分析 | 第31-44页 | 3.1 评论 | 第31-33页 | 3.2 通讯 | 第33-35页 | 3.3 特稿 | 第35-44页 | 四、家长教育焦虑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 第44-52页 | 4.1 教育焦虑的具体内容 | 第45-46页 | 4.2 教育焦虑的形成原因 | 第46-49页 | 4.2.1 教育期望与教育现状 | 第46-48页 | 4.2.2 剧场效应与囚徒困境 | 第48-49页 | 4.2.3 竞争危机与攀比虚荣 | 第49页 | 4.2.4 媒介渲染与机构炒作 | 第49页 | 4.3 缓解教育焦虑的建议 | 第49-52页 | 4.3.1 加强正面引导,转变教育理念 | 第50页 | 4.3.2 推动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 第50页 | 4.3.3 变革人才观念,建立合理预期 | 第50-52页 | 五、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六、论文致谢 | 第54-55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