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1 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SWAT模型的应用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2.3 不同因素影响下SWAT模型模拟结果差异 | 第16-17页 |
1.2.4 降水产品相关的研究应用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流域与研究方法 | 第20-28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2页 |
2.1.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2.1.2 气候水文状况 | 第21页 |
2.1.3 植被土壤状况 | 第21页 |
2.1.4 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2.2.1 SWAT模型原理 | 第22页 |
2.2.2 评价指标 | 第22-23页 |
2.2.3 SWAT模型参数率定 | 第23-24页 |
2.2.4 多目标优选评价模型 | 第24-25页 |
2.2.5 软件处理法 | 第25-26页 |
2.3 研究的基础数据 | 第26-28页 |
第三章 PERSIANN数据在北洛河流域的精度评价 | 第28-3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3.1.1 研究区域与选用数据 | 第28-29页 |
3.1.2 PERSIANN降水产品 | 第29-31页 |
3.1.3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3.2.1 月以上尺度精度分析 | 第32页 |
3.2.2 月尺度的精度分析 | 第32-34页 |
3.2.3 降水与高程之间的关系 | 第34页 |
3.3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不同因素影响下SWAT模型径流模拟结果差异 | 第35-4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5页 |
4.1.2 选用数据 | 第35-36页 |
4.1.3 DEM数据介绍 | 第36-37页 |
4.1.4 SWAT模型建立 | 第37页 |
4.1.5 不同因素影响下SWAT模型径流模拟结果差异 | 第37-38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4.2.1 SWAT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 第38-41页 |
4.2.2 不同因素影响下SWAT模型径流模拟结果差异 | 第41-43页 |
4.2.3 基于多目标优选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价 | 第43-44页 |
4.3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DEM分辨率对葫芦河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 | 第46-5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5.1.1 选用数据 | 第46页 |
5.1.2 SWAT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5.1.3 参数率定与验证 | 第47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5.2.1 SWAT模型在张村驿水文站的率定与验证 | 第47页 |
5.2.2 不同分辨率DEM提取的流域水文地形特征差异 | 第47-50页 |
5.2.3 DEM分辨率对径流模拟的影响 | 第50-53页 |
5.3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论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