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言情”——以《礼记》为中心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乐象情:“形见于乐” | 第13-34页 | 一、乐之器:“器以藏礼” | 第14-20页 | (一) 钟鼓磬:“金声而玉振” | 第15-17页 | (二) 琴瑟:“琴瑟友之” | 第17-19页 | (三) 笙簧:“和正以广” | 第19-20页 | 二、乐之序:“乐观其深” | 第20-25页 | (一) 节兴:明“其节之志” | 第21-22页 | (二) 悬兴:“乐行而伦清” | 第22-23页 | (三) 序兴:“比终始之序” | 第23-25页 | 三、诗之兴:“亲亲尊尊” | 第25-34页 | (一) 父慈子孝:拳拳孝心,“棘心夭夭” | 第28-30页 | (二) 夫妻和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第30-31页 | (三) 兄友弟恭:“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 第31-34页 | 第二章 乐言情:“乐由中出” | 第34-50页 | 一、祭祀之乐:“四海之内,合敬同爱” | 第34-39页 | (一) 祗敬天神地祇,庇佑国民 | 第34-36页 | (二) 颂先祖英灵,祈恩泽披后世 | 第36-39页 | 二、燕飨之乐:“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 第39-44页 | (一) 飨礼和敬:“明君臣之义” | 第39-41页 | (二) 燕礼和亲:“和乐且湛” | 第41-44页 | 三、乡礼之乐:“论伦无患,乐之情也” | 第44-50页 | (一) “明长幼之序”:乡饮酒礼敦化淳朴乡风 | 第44-46页 | (二) “和乐而不流”:乡射礼化育温厚君子 | 第46-50页 | 第三章 乐情论:“情深而文明” | 第50-66页 | 一、乐缘情:“唯乐不可以为伪” | 第50-55页 | (一) 乐情无伪: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 第50-53页 | (二) 礼乐合一:礼道志,乐和声 | 第53-55页 | 二、和谐天下:诗意化的政治理想 | 第55-58页 | (一) 乐与政通:乐言情与乐观政 | 第55-57页 | (二) 先王之泽:移风俗,天下宁 | 第57-58页 | 三、“情志一也”:缘情与言志 | 第58-66页 | (一) “诗言志”与“诗缘情” | 第59-61页 | (二) 情志合一:“在己为情,情动为志” | 第61-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后记 | 第74-7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