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制低碳醇Cu-Fe/SiO2催化剂的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铜铁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 合成气制低碳醇的机理 | 第12-13页 | · 铜铁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反应条件的控制 | 第18-1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8页 | · 试剂、原料与仪器 | 第20-22页 | · 试剂 | 第20页 | · 气体 | 第20-21页 | · 实验器材 | 第21-22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23页 | · 不同方法制备Cu-Fe/SiO_2催化剂 | 第22页 | · 不同浸渍顺序制备Cu-Fe/SiO_2催化剂 | 第22-23页 | · 不同载体负载Cu-Fe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3-26页 | · 氮气吸附/脱附法 | 第23-24页 | · X-射线衍射(XRD) | 第24页 | · FT-IR | 第24页 | · H_2-TPR | 第24页 | · TPD表征 | 第24-25页 | · 催化剂的铜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25页 | · XPS表征 | 第25-26页 | · 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评价 | 第26-28页 | · 反应评价装置和反应流程 | 第26-27页 | · 反应性能评价的方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制备方法对Cu-Fe/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28-37页 | · 前言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第29-30页 | · 样品的结构和织构性质 | 第30-32页 | · H_2-TPR表征 | 第32-33页 | · TPD表征 | 第33-34页 | · CO-IR表征 | 第34页 | · XPS表征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浸渍顺序对Cu-Fe/S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7-48页 | · 前言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 催化性能 | 第37-38页 | · 样品的结构和织构性质 | 第38-41页 | · H_2-TPR表征 | 第41-43页 | · TPD表征 | 第43-45页 | · CO-IR表征 | 第45页 | · XPS表征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载体对Cu-Fe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8-57页 | · 前言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第48-49页 | · 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49-51页 | · H_2-TPR表征 | 第51-52页 | · TPD表征 | 第52-54页 | · CO-FTIR表征 | 第54页 | · XPS表征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