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
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
页 |
引言 | 第11-12
页 |
第一章 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6
页 |
一、 公司监事会制度的设立体现了公司法上保障安全的价格取向 | 第12
页 |
二、 公司监事会制度的设立是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理论在公司法上的体现 | 第12-13
页 |
三、 公司监事会制度的设计和运作是为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 第13-14
页 |
四、 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有效运作是解决现代公司控制权问题的现实需要 | 第14-16
页 |
第二章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比较研究 | 第16-24
页 |
一、 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 第16-17
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监事会制度 | 第17-21
页 |
(一) 德国监事会制度 | 第17-18
页 |
(二) 日本公司的监察人制度 | 第18-20
页 |
(三) 韩国公司法上的监事制度 | 第20-21
页 |
三、 对美、德、日、韩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述评 | 第21-24
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现状和职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 第24-33
页 |
一、 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立法情况 | 第24-27
页 |
(一) 关于监事会的组成和任职资格 | 第24-25
页 |
(二) 关于监事会的职权 | 第25-26
页 |
(三) 关于监事的责任和义务 | 第26-27
页 |
(四) 关于监事会召集人、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 | 第27
页 |
二、 我国监事会制度的运行现状 | 第27-31
页 |
(一) 监事会组成人员素质不到位 | 第27-29
页 |
(二) 缺乏独立性 | 第29
页 |
(三) 运作方式不到位 | 第29-31
页 |
三、 原因分析 | 第31-33
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存废论 | 第33-40
页 |
一、 公司监事会制度何去何从 | 第33-35
页 |
二、 公司监事会制度的价值功效 | 第35-36
页 |
三、 谁是行使监督职能的主体--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关系、功能整合 | 第36-40
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构想 | 第40-50
页 |
一、 完善监事会成员的组成和任期 | 第40-41
页 |
二、 引进独立监事制度,增强监事的独立性 | 第41-43
页 |
(一) 独立监事的特点 | 第41-42
页 |
(二) 独立监事制度的适用对象 | 第42
页 |
(三) 独立监事的职能设计 | 第42-43
页 |
三、 扩大监事的权限 | 第43-45
页 |
四、 明确监事的义务 | 第45-47
页 |
五、 强化监事的责任 | 第47-50
页 |
(一) 民事责任 | 第47-49
页 |
(二) 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 | 第49-50
页 |
结束语 | 第50-51
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