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第1章 蝙蝠病毒与人类疾病 | 第16-25页 |
· 蝙蝠的特性 | 第16-19页 |
· 种类、食性和栖息地 | 第16-17页 |
· 种群大小和栖息行为 | 第17页 |
· 迁移能力与病毒传播 | 第17页 |
· 休眠和冬眠与病毒感染 | 第17-18页 |
· 生命周期与病毒传播 | 第18页 |
· 蝙蝠的免疫系统 | 第18-19页 |
· 与蝙蝠病毒相关的重要人兽共患病 | 第19-23页 |
·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 第19-20页 |
· 亨德拉病毒病 | 第20-21页 |
· 尼帕病毒性脑炎 | 第21页 |
· 埃博拉出血热和马尔堡出血热 | 第21-22页 |
· 狂犬病 | 第22页 |
· 梅南高病毒病 | 第22-23页 |
· 蝙蝠病毒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 第23-25页 |
· 对新发病毒病的监测 | 第23页 |
· 蝙蝠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 | 第23-24页 |
· 病毒的免疫逃逸和持续性感染 | 第24-25页 |
第2章 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蝙蝠新病毒 | 第25-28页 |
·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 | 第25页 |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蝙蝠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 454 测序与 Solexa 测序在蝙蝠病毒组研究中的比较 | 第27-28页 |
第二篇 实验内容 | 第28-62页 |
第1章 蝙蝠病毒的检测与分子特征鉴定 | 第28-47页 |
· 材料 | 第28-29页 |
· 蝙蝠样本 | 第28页 |
·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 试剂配制 | 第29页 |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 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 | 第29页 |
· 方法 | 第29-35页 |
· 蝙蝠样品的处理 | 第29-30页 |
· 宏基因组学处理 | 第30-31页 |
· Solexa 高通量测序 | 第31页 |
· 病毒 RNA 和 DNA 的提取 | 第31页 |
· 反转录 | 第31-32页 |
· PCR 体系 | 第32页 |
· 凝胶回收、连接、转化和测序 | 第32-33页 |
· 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检测与分子特征鉴定 | 第33页 |
· 圆环病毒(Circovirus,CV)的检测与分子特征鉴定 | 第33-34页 |
· 博卡病毒(Bocavirus,BoV)的检测与分子特征鉴定 | 第34-35页 |
· 结果 | 第35-43页 |
· Solexa 测序结果简述 | 第35页 |
· 轮状病毒、圆环病毒、博卡病毒的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 轮状病毒分子特征与基因型鉴定 | 第36-38页 |
· RVA/Bat/MSLH14 与其它 RV 的进化关系 | 第38-40页 |
· 圆环病毒的分子特征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 第40-41页 |
· 博卡病毒的分子特征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 第41-43页 |
· GenBank 登录号 | 第43页 |
· 讨论 | 第43-46页 |
· 蝙蝠轮状病毒 RVA/Bat/MSLH14 | 第43-45页 |
· 蝙蝠圆环病毒 | 第45页 |
· 蝙蝠博卡病毒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2章 蝙蝠轮状病毒 RVA/Bat/MSLH14 的分离与鉴定 | 第47-62页 |
· 材料 | 第47-48页 |
· 病毒阳性样品 | 第47页 |
· 细胞系与实验动物 | 第47页 |
· 仪器设备 | 第47-48页 |
· 试剂与耗材 | 第48页 |
· 方法 | 第48-51页 |
· 病毒细胞培养分离 | 第48页 |
· 轮状病毒的鉴定 | 第48-50页 |
· 细胞感染谱与乳鼠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 第50-51页 |
· 结果 | 第51-58页 |
· 轮状病毒 RVA/Bat/MSLH14 株的细胞培养分离 | 第51页 |
· PAGE 鉴定 | 第51-52页 |
· 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形态 | 第52-54页 |
· 间接免疫荧光 | 第54页 |
· TCID50测定结果 | 第54页 |
· 细胞感染谱研究结果 | 第54-57页 |
· 乳鼠口服致病性试验结果 | 第57-58页 |
· 讨论 | 第58-60页 |
· 研究 RVA/Bat/MSLH14 的意义 | 第58-59页 |
· 关于病毒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以及滴度测定 | 第59-60页 |
· 关于病毒的感染谱 | 第60页 |
· 关于病毒的致病性 | 第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