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时代背景 | 第9-10页 |
1.1.2 新课程改革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相关理论阐述 | 第15-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方法 | 第15页 |
2.1.2 科学方法 | 第15页 |
2.1.3 物理科学方法 | 第15-16页 |
2.1.4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 第16页 |
2.2 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 第16-18页 |
2.2.1 科学方法教育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获取和掌握 | 第16-17页 |
2.2.2 科学方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 第17页 |
2.2.3 科学方法教育有助于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 第17-18页 |
2.2.4 科学方法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 第18页 |
2.3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科学方法的介绍 | 第18-24页 |
2.3.1 观察法 | 第18-19页 |
2.3.2 实验法 | 第19-21页 |
2.3.3 数学方法 | 第21页 |
2.3.4 比较法 | 第21-22页 |
2.3.5 类比法 | 第22-23页 |
2.3.6 归纳与演绎法 | 第23页 |
2.3.7 理想化方法 | 第23-24页 |
第3章 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24-45页 |
3.1 问卷调查的背景和统计 | 第24-26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4页 |
3.1.2 调查对象 | 第24页 |
3.1.3 调查内容 | 第24-25页 |
3.1.4 调查问卷的编制和发放 | 第25-26页 |
3.2 教师调查情况分析 | 第26-42页 |
3.2.1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第26-42页 |
3.3 学生调查情况分析 | 第42-45页 |
3.3.1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第42-45页 |
第4章 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第45-56页 |
4.1 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5-50页 |
4.1.1 教师对科学方法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待加强 | 第45-46页 |
4.1.2 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正确认识到科学方法的教育价值 | 第46-47页 |
4.1.3 科学方法教育总体状况不佳 | 第47-48页 |
4.1.4 科学方法教育的支持环境不够完善 | 第48-50页 |
4.2 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对策 | 第50-56页 |
4.2.1 提高教师对科学方法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 | 第50页 |
4.2.2 深入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内容 | 第50-51页 |
4.2.3 注重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开展科学方法教育培训 | 第51-52页 |
4.2.4 教材中要包含物理学历史和科学方法内容 | 第52-53页 |
4.2.5 加强物理老师在课后的科学方法教育培训 | 第53-54页 |
4.2.6 物理中考和常规考试中适度提升对科学方法的考核力度 | 第54页 |
4.2.7 加大农村中学物理教学硬件配置,使科学方法运用更具操作性 | 第54-55页 |
4.2.8 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开展科学方法教育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7页 |
附录A | 第59-62页 |
附录B | 第62-64页 |
附录C | 第64-66页 |
附录D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