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 操作风险的概念 | 第16-17页 | · 国外对操作风险的定义 | 第16-17页 | · 国内对操作风险的定义 | 第17页 | · 操作风险的分类 | 第17-20页 | · 巴塞尔管理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分类 | 第17-19页 | · 国内对操作风险的分类 | 第19-20页 | · 操作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1-22页 | · 流程再造理论 | 第22-23页 | 第3章 TS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 第23-34页 | · TS农村信用社简介 | 第23页 | · TS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23-29页 | · 中国银监会操作风险监管现状 | 第23-24页 | · TS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24-27页 | · TS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损失现状 | 第27-29页 | · TS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 基层单位风险管理执行力不强 | 第29-30页 | · 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相对落后 | 第30-31页 | · 风险管理部门协调能力不高 | 第31-32页 | · 操作系统硬件设施过于落后 | 第32-33页 | · 基层网点风险管理岗位缺失 | 第33-34页 | 第4章 TS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4-46页 | · 人员因素 | 第34-37页 | · 基层网点人力资源匮乏 | 第34-35页 | · 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 第35-36页 | · 从业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 第36-37页 | · 制度因素 | 第37-42页 | · 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 | 第37-39页 | · 风险管理架构不完备 | 第39-40页 | · 风险内控机制不健全 | 第40-42页 | · 系统因素 | 第42-44页 | · 业务系统存在漏洞 | 第42-43页 | · 系统信息关联性不强 | 第43页 | · 硬件基础设施落后 | 第43-44页 | · 外部因素 | 第44-46页 | · 外部欺诈手段复杂多样 | 第44-45页 | · 外部监管环境较为宽松 | 第45页 | · 外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 第45-46页 | 第5章 TS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6-59页 | · 以人为本,加强操作风险人员队伍建设 | 第46-50页 | · 严格岗位准入标准,提高员工综合业务素质 | 第46-47页 | · 培育风险合规文化,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 | 第47-49页 | ·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员工风险防范积极性 | 第49-50页 | · 立足实际,加强操作风险内控机制建设 | 第50-55页 | · 完善TS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机制 | 第50-51页 | · 完善TS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51-53页 | · 完善TS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内控机制 | 第53-55页 | · 与时俱进,强化操作风险科技防范能力 | 第55-57页 | · 完善系统漏洞,优化操作风险系统防范功能 | 第55-56页 | · 创新技术手段,提高操作风险科技防范能力 | 第56页 | · 维护硬件设备,保障操作风险系统运行安全 | 第56-57页 | · 加强联系,提高操作风险外部抵御能力 | 第57-59页 | · 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适应政策环境变化 | 第57-58页 |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防范外部欺诈行为 | 第58页 | · 建立案件应急机制,应对外部突发事件 | 第58-5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