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校学习空间的建筑设计创新初探 |
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7页 | 1 绪论 | 第17-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英国高等教育 | 第18-19页 | · 学习空间(Learning Space) | 第19页 | · 建筑创新 | 第19-20页 | ·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研究关注点 | 第23页 | · 研究框架和论文章节概述 | 第23-26页 | 2 英国高校教育、建筑发展与学习空间设计 | 第26-37页 | · 英国高校教育发展 | 第26-29页 | ·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与教学模式转变 | 第26-27页 | · 知识类型与英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 | 第27-28页 | · 学习类型 | 第28-29页 | · 英国高校建筑发展 | 第29-34页 | · 中世纪封闭型大学 | 第30-31页 | · 代“红砖大学” | 第31-32页 | · 现代“平板玻璃大学” | 第32页 | · 当代多元化大学 | 第32-34页 | · 学习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 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 第34页 | · 师生身心需求 | 第34-35页 | · 教学手段和建筑技术 | 第35-36页 | · 当代主流学习理论 | 第36-37页 | 3 英国高校学习空间典型功能研究 | 第37-60页 | · 传统学习空间界定和内涵 | 第37-43页 | · 传统学习空间的界定 | 第37-38页 | · 传统学习空间的内涵 | 第38-39页 | · 传统学习空间的信息化发展 | 第39-43页 | · 调研概况 | 第43-45页 | · 英国高校学习空间典型功能空间研究 | 第45-57页 | · 写作空间(Writing Spaces) | 第46-48页 | · 对话空间(Dialogic Spaces) | 第48-50页 | · 沉思空间(Reflective Spaces) | 第50-51页 | · 数字空间(Digital Spaces) | 第51-52页 | · 展示空间(Display Spaces) | 第52-54页 | · 边界空间(Boundary Spaces) | 第54-57页 | · 英国高校传统学习空间的缺陷以及发展趋势 | 第57-60页 | · 英国高校传统学习空间的缺陷 | 第57-59页 | · 英国高校学习空间的发展趋势 | 第59-60页 | 4 英国高校学习空间创新设计研究 | 第60-82页 | · 学习空间特质研究 | 第60-64页 | · 共轭性Liminality | 第60-62页 | · 文本性Textuality | 第62页 | · 多义性Polysemy | 第62-63页 | · 游牧性Nomadism | 第63-64页 | · 拓扑性Topology | 第64页 | · 高校学习空间创新模式 | 第64-78页 | · 条纹学习空间Striated Learning Space | 第64-68页 | · 平滑学习空间Smooth Learning Space | 第68-72页 | · 复合学习空间Borderland Learning Space | 第72-75页 | · 无序学习空间Troublesome Learning Space | 第75-78页 | · 高校学习空间创新模式的总结 | 第78页 | · 高校学习空间创新设计策略 | 第78-82页 | · 整体性设计,功能协同联系 | 第78-79页 | · 人性化设计,空间平滑融合 | 第79-80页 | · 非正式设计,建构新型学习模式 | 第80-82页 | 5 英国高校学习空间创新实践研究 | 第82-99页 | · 兰卡斯特大学工程楼创新设计 | 第84-89页 | · 兰卡斯特大学工程楼 | 第84-85页 | · 创新设计分析 | 第85-87页 | · 使用评价和实践效果 | 第87-89页 | · 牛津新政治学院楼创新设计 | 第89-94页 | · 牛津新政治学院楼 | 第89-91页 | · 创新设计分析 | 第91-92页 | · 使用评价和实践效果 | 第92-94页 | · 西敏斯特城市学院设计创新 | 第94-99页 | · 西敏斯特城市学院 | 第94-95页 | · 创新设计分析 | 第95-97页 | · 使用评价和实践效果 | 第97-99页 | 6 结语与展望 | 第99-101页 | · 结语 | 第99-100页 | · 展望 | 第100-101页 | 论文引注 | 第101-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附录1 | 第107-113页 | 附录2 | 第113-117页 | 附录3 | 第117-121页 | 攻读硕±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2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