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登记离婚法律制度概述 | 第17-26页 |
· 登记离婚的涵义 | 第17-20页 |
· 登记离婚的定义 | 第17-18页 |
· 登记离婚制度中登记的性质 | 第18-19页 |
· 登记离婚与两愿离婚 | 第19页 |
· 登记离婚与诉讼离婚 | 第19-20页 |
· 登记离婚的历史发展 | 第20-22页 |
· 专权离婚主义对登记离婚制度的影响 | 第20-21页 |
· 限制离婚主义对登记离婚制度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自由离婚主义对登记离婚制度的影响 | 第22页 |
· 登记离婚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22-23页 |
· 登记离婚制度的弊端 | 第23-24页 |
· 登记离婚制度的价值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登记离婚法律制度及其制度性缺陷 | 第26-35页 |
·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的内容 | 第26-28页 |
· 我国登记离婚的实体要件 | 第26-27页 |
· 我国登记离婚的程序要件 | 第27-28页 |
·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的发展 | 第28-29页 |
· 1950年的婚姻法对登记离婚的规定 | 第28页 |
· 1980年的《婚姻法》和相关法规对登记离婚的规定 | 第28-29页 |
· 2001的《婚姻法》和相关法规对登记离婚的规定 | 第29页 |
· 我国离婚现状探析 | 第29-32页 |
· 我国登记离婚的现状 | 第29-30页 |
· 离婚率的上升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 第30-31页 |
· 我国离婚率上升的原因 | 第31-32页 |
·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与离婚率上升的关联性分析 | 第32页 |
·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及成因 | 第32-35页 |
·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主要的制度性缺陷 | 第32-34页 |
·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主要的制度性缺陷的成因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我国台、澳地区及世界主要国家登记(两愿)离婚制度的分析和启示 | 第35-42页 |
· 我国台湾地区登记离婚制度的分析和启示 | 第35-36页 |
· 我国台湾地区登记离婚制度分析 | 第35-36页 |
· 我国台湾地区登记离婚制度启示 | 第36页 |
· 我国澳门地区登记离婚制度的分析和启示 | 第36-37页 |
· 我国澳门地区登记离婚制度分析 | 第36-37页 |
· 我国澳门地区登记离婚制度启示 | 第37页 |
· 日本登记离婚制度的分析和启示 | 第37页 |
· 日本登记离婚制度分析 | 第37页 |
· 日本登记离婚制度启示 | 第37页 |
· 俄罗斯离婚制度的分析和启示 | 第37-38页 |
· 俄罗斯登记离婚制度分析 | 第38页 |
· 俄罗斯登记离婚制度启示 | 第38页 |
· 德国两愿离婚制度的分析和启示 | 第38-39页 |
· 德国两愿离婚制度分析 | 第38-39页 |
· 德国两愿离婚制度启示 | 第39页 |
· 法国两愿离婚制度的分析和启示 | 第39-40页 |
· 法国两愿离婚制度分析 | 第39-40页 |
· 法国两愿离婚制度启示 | 第40页 |
· 我国台澳地区及世界主要国家登记(两愿)离婚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40-42页 |
· 登记离婚制度应当保障离婚自由,同时防止滥用离婚自由 | 第40-41页 |
·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的法律思考 | 第42-47页 |
· 在立法上增加确认离婚意思表示的措施 | 第42页 |
· 立法明确登记离婚中离婚意思表示须真实自愿 | 第42页 |
· 在登记离婚程序中引入时间法律事实,增设一个月的考虑期 | 第42页 |
· 强化婚姻登记机关对登记离婚的审查职能 | 第42-43页 |
· 提高婚姻登记机关登记人员素质,配备专业人员强化审查职能 | 第43页 |
· 明确登记机关实质审查权限,建立延期审查制度 | 第43页 |
· 强化对未成年子女利益的保护 | 第43-44页 |
· 有10周岁以下未成年子女者,不得适用登记离婚程序 | 第43-44页 |
· 建立离婚协议的"子女利益最大化"审查原则 | 第44页 |
· 建立登记离婚制度瑕疵登记无效制度 | 第44-47页 |
· 导致离婚登记无效的原因 | 第45页 |
· 瑕疵离婚登记无效的请求主体 | 第45页 |
· 瑕疵离婚登记无效的法律后果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