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机制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 通识教育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通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 | 第18-27页 | · 通识教育的概念及起源 | 第18-22页 | · 通识教育的概念 | 第18-19页 | · 通识教育的历史起源 | 第19-21页 | · 通识教育的特点 | 第21-22页 | · 创新能力 | 第22-27页 | · 创新能力的含义 | 第22-23页 | · 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 | 第23-27页 | 第3章 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机制 | 第27-34页 | · 通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27-30页 | · 脑科学的证明 | 第27-28页 | · 心理学的支持 | 第28-30页 | · 通识教育提高创新能力的具体机制 | 第30-34页 | 第4章 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成功实践案例 | 第34-40页 | · 美国部分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 | 第34-37页 | · 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 | 第37-40页 | 第5章 改善通识教育体系,促进创新能力提高 | 第40-52页 | · 树立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通识教育理念 | 第40-41页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深化理解通识教育理念 | 第40-41页 | · 建构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通识教育体系 | 第41-48页 | · 改革教学内容,促进创新能力提高 | 第41-44页 | · 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创新能力提高 | 第44-46页 | · 营造文化环境,促进创新能力提高 | 第46-48页 | · 建设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通识教育”制度保证 | 第48-52页 | · 改革选课制度 | 第49页 | · 改革专业选择制度 | 第49-50页 | · 变革大学的组织制度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