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石墨烯 | 第12-20页 |
1.2.1 石墨烯的制备与结构性能 | 第13-16页 |
1.2.1.1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3-14页 |
1.2.1.2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 | 第14-16页 |
1.2.2 石墨烯分散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2.1 石墨烯的共价改性 | 第16-18页 |
1.2.2.2 石墨烯的非共价改性 | 第18-20页 |
1.3 离子液体 | 第20-22页 |
1.3.1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性能 | 第20-22页 |
1.3.1.1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分类 | 第20-21页 |
1.3.1.2 离子液体的性能 | 第21-22页 |
1.3.2 功能化离子液体 | 第22页 |
1.4 光固化技术 | 第22-23页 |
1.5 离子液体分散石墨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 第23-27页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实验内容 | 第27-29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UV固化离子液体/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导电涂层的制备与基本性能研究 | 第29-63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0-3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2.3 实验合成路线及涂层制备工艺 | 第32-39页 |
2.3.1 单官能度可光固化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32页 |
2.3.2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第32-33页 |
2.3.3 含有不同改性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复合光固化涂层的制备 | 第33-35页 |
2.3.4 PEDOT:rGO-PEI/Au NPs的制备 | 第35-36页 |
2.3.5 分析及测试方法 | 第36-39页 |
2.3.5.1 单官能度可光固化离子液体单体(PIL)和端基为氨基的离子液体单体(IL-NH2)的结构表征 | 第36-37页 |
2.3.5.2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 第37页 |
2.3.5.3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接枝率表征 | 第37页 |
2.3.5.4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形貌表征 | 第37-38页 |
2.3.5.5 复合涂层的光固化性能表征 | 第38页 |
2.3.5.6 复合涂层中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度表征 | 第38页 |
2.3.5.7 复合涂层的热性能表征 | 第38页 |
2.3.5.8 复合涂层的热机械性能 | 第38-39页 |
2.3.5.9 复合涂层的均一性和石墨烯的分散性 | 第39页 |
2.3.5.10 复合涂层的电性能测试 | 第39页 |
2.3.5.11 PEDOT:rGO-PEI/Au NPs的表征 | 第3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9-61页 |
2.4.1 单官能度可光固化离子液体单体的结构表征结果 | 第39-42页 |
2.4.1.1 IL和 PIL的1H NMR谱图 | 第39-41页 |
2.4.1.2 IL和 PIL的 FT-IR谱图 | 第41-42页 |
2.4.2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第42-49页 |
2.4.2.1 端基为氨基的离子液体单体的结构表征 | 第42-43页 |
2.4.2.2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 第43-47页 |
2.4.2.3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接枝率表征 | 第47-49页 |
2.4.2.4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形貌表征 | 第49页 |
2.4.3 复合涂层的基本性能表征 | 第49-52页 |
2.4.3.1 复合涂层的光固化性能 | 第49-51页 |
2.4.3.2 复合涂层的热性能表征 | 第51-52页 |
2.4.4 复合涂层中的改性氧化石墨烯还原度表征 | 第52-53页 |
2.4.5 复合涂层中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 | 第53-56页 |
2.4.5.1 热机械性能表征 | 第53-54页 |
2.4.5.2 复合涂层的X射线衍射表征 | 第54-55页 |
2.4.5.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55-56页 |
2.4.6 复合涂层的均一性表征 | 第56-57页 |
2.4.7 复合涂层的电性能表征 | 第57-59页 |
2.4.8 PEDOT:rGO-PEI/Au NPs的表征结果对比 | 第59-61页 |
2.4.8.1 PEDOT:rGO-PEI/Au NPs的结构表征 | 第59-60页 |
2.4.8.2 PEDOT:rGO-PEI/Au NPs的元素分布表征 | 第60-61页 |
2.4.8.3 PEDOT:rGO-PEI/Au NPs中石墨烯的分散性表征 | 第6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三章 离子液体/石墨烯复合导电涂层传感模型的建立及其传感性能研究 | 第63-72页 |
3.1 引言 | 第63页 |
3.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63-64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63-64页 |
3.2.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64页 |
3.3 复合涂层温度传感响应函数的构建 | 第64-67页 |
3.3.1 石墨烯的温度传感 | 第64-65页 |
3.3.2 离子液体的温度传感 | 第65-66页 |
3.3.3 复合涂层的温度传感模型 | 第66-6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7-71页 |
3.4.1 复合涂层的电阻-温度响应曲线 | 第67-69页 |
3.4.1.1 低MGO含量涂层的电阻-温度响应曲线 | 第67-68页 |
3.4.1.2 高MGO含量涂层的电阻-温度响应曲线 | 第68-69页 |
3.4.2 复合涂层的温度响应速度曲线 | 第69-70页 |
3.4.2.1 低MGO含量涂层的温度响应曲线 | 第69-70页 |
3.4.2.2 高MGO含量涂层的温度响应曲线 | 第70页 |
3.4.3 复合涂层的响应稳定性 | 第70-7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低迁移光固化离子液体/石墨烯复合光固化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72-92页 |
4.1 引言 | 第72-73页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73-74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73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73-74页 |
4.3 合成路线及制备工艺 | 第74-79页 |
4.3.1 多官能度UV固化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74-76页 |
4.3.1.1 三官能度UV固化咪唑类离子液体合成的路线探究 | 第74-75页 |
4.3.1.2 双官能度UV固化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75-76页 |
4.3.2 双官能度UV固化离子液体/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制备 | 第76-77页 |
4.3.3 分析及测试方法 | 第77-79页 |
4.3.3.1 多官能度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 | 第77页 |
4.3.3.2 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光固化性能 | 第77-78页 |
4.3.3.3 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基本涂层性能 | 第78页 |
4.3.3.4 石墨烯复合涂层的热性能 | 第78页 |
4.3.3.5 石墨烯复合涂层的热机械性能 | 第78页 |
4.3.3.6 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均一性表征 | 第78页 |
4.3.3.7 石墨烯复合涂层中石墨烯的分散性 | 第78-7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9-90页 |
4.4.1 UV固化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 | 第79-83页 |
4.4.1.1 三官能度UV固化咪唑类离子液体合成过程中相关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79-81页 |
4.4.1.2 双官能度UV固化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 | 第81-83页 |
4.4.2 UV固化石墨烯复合涂层的性能表征 | 第83-90页 |
4.4.2.1 复合涂层的光固化性能 | 第83-84页 |
4.4.2.2 复合涂层的基本涂层性能 | 第84-85页 |
4.4.2.3 复合涂层的热性能 | 第85-87页 |
4.4.2.4 复合涂层的热机械性能 | 第87-88页 |
4.4.2.5 复合涂层的均一性 | 第88-90页 |
4.4.2.6 复合涂层中石墨烯的分散性 | 第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92-93页 |
5.2 展望 | 第93页 |
5.3 存在的问题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