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常用英文缩略语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3-20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3-16页 |
1.1.1 实验动物和实验菌株 | 第13页 |
1.1.2 实验主要耗材与试剂 | 第13-14页 |
1.1.3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4-15页 |
1.1.4 实验常用液体配制 | 第15-16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6-20页 |
1.2.1 分组及处理 | 第16-17页 |
1.2.2 生存曲线 | 第17页 |
1.2.3 luminex测细胞因子 | 第17-18页 |
1.2.4 流式细胞检测T细胞增殖分化 | 第18-19页 |
1.2.5 组织病理(HE、PAS染色) | 第19页 |
1.2.6 菌落计数 | 第19-20页 |
1.3 统计方法 | 第20页 |
2. 结果 | 第20-25页 |
2.1 成功构建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 | 第20-21页 |
2.2 芍药苷单用或联合氟康唑可降低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 | 第21页 |
2.3 芍药苷单用或联合氟康唑下调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血清中IL-17、IFN-γ和IL-22的水平,上调血清IL-4的水平 | 第21-22页 |
2.4 芍药苷单用或联合氟康唑抑制IFN-γ~+CD4~+T、IL-17~+CD4~+T细胞的分化,促进IL-4~+CD4~+T细胞的分化 | 第22-23页 |
2.5 芍药苷单用或联合氟康唑不能缓解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的肾脏病理改变 | 第23-24页 |
2.6 芍药苷单用或联合氟康唑会增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的肾脏载菌量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附1 论文相关综述 | 第29-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附2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7页 |
附3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及学习班 | 第37页 |
附4 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