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
页 | Absrtaet | 第7-12
页 | 引言 | 第12-13
页 |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 第13-20
页 |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含义与起源、发展 | 第13-14
页 | 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含义 | 第13-14
页 | 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4
页 | 第二节 司法实践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探索 | 第14-16
页 | 第三节 立法实践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探索 | 第16-17
页 | 第四节 现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17-20
页 | 第二章 完善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制度 | 第20-26
页 | 第一节 重建原告股东的资格 | 第20-22
页 | 一、降低1%的持股比例限制 | 第20-21
页 | 二、要求被诉行为发生时原告股东应持有股份 | 第21
页 | 三、增加原告充分公正代表性的司法审查 | 第21-22
页 | 第二节 明确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 第22-26
页 | 一、公司诉讼地位的比较法考察 | 第22-24
页 | 二、主张公司以新型第三人身份参与诉讼 | 第24-26
页 | 第三章 建立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 | 第26-35
页 | 第一节 建立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第26-27
页 |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的比较法启示 | 第27-28
页 | 第三节 建立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 第28-35
页 | 一、降低原告股东起诉的门槛限制 | 第28-29
页 | 二、明确代表诉讼为非财产诉讼 | 第29-31
页 | 三、建立原告股东诉讼费用补偿制度 | 第31-33
页 | 四、建立比例性个别赔偿请求权制度 | 第33-35
页 | 第四章 建立股东代表诉讼的约束机制 | 第35-46
页 | 第一节 建立股东代表诉讼约束机制的必要性 | 第35
页 | 第二节 建立股东代表诉讼约束机制的具体措施 | 第35-46
页 | 一、完善前置程序的适用 | 第35-40
页 | 二、建立诉讼费用担保制度 | 第40-43
页 | 三、限制原告股东行使和解、撤诉处分权 | 第43-46
页 | 结论 | 第46-47
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