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钓鱼执法”问题及其对策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钓鱼执法”的界定 | 第12-18页 | · “钓鱼执法”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钓鱼执法”的基本类型 | 第13-14页 | · 引诱式钓鱼执法 | 第13页 | · 诬陷式钓鱼执法 | 第13-14页 | · “钓鱼执法”的基本特征 | 第14-16页 | · 主体的特定性 | 第14-15页 | · 对象的不特定性 | 第15页 | · 手段的诱惑性 | 第15-16页 | · “钓鱼执法”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6-18页 | · “钓鱼执法”与“隐蔽执法”的区别 | 第16-17页 | · “钓鱼执法”与“养鱼执法”的区别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钓鱼执法”的问题及其危害 | 第18-24页 | · “钓鱼执法”存在的问题 | 第18-22页 | · 合法性缺乏 | 第18-19页 | · 合理性不足 | 第19-20页 | · 程序不当 | 第20-21页 | · 权责不统一 | 第21页 | · 诚信缺失 | 第21-22页 | · “钓鱼执法”的危害性 | 第22-24页 | · 践踏法律尊严 | 第22页 | · 破坏政府公信力 | 第22页 | · 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 第22-24页 | 第四章 “钓鱼执法”问题的成因 | 第24-27页 | · 立法缺陷,执法依据有漏洞 | 第24页 | · 执法保障不足,执法为利 | 第24-25页 | ·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观念落后 | 第25页 | · 监督措施不力,违法成本低 | 第25-27页 | 第五章 “钓鱼执法”问题的治理对策 | 第27-30页 | · 加强立法,弥补法律漏洞 | 第27页 | · 加大执法的投入,斩断利益链条 | 第27-28页 | ·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 第28页 | · 强化监督,做到违法必究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