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理论探讨 | 第15-25页 |
第一节 小儿情志异常理论源流与肝常有余 | 第15-19页 |
一、小儿情志异常 | 第15-18页 |
二、肝常有余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儿童青少期抑郁症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 | 第19-22页 |
一、儿童青少期抑郁症流行病学 | 第19-20页 |
二、现代药物治干预青少期抑郁症效果存在争议 | 第20页 |
三、儿童青少期抑郁可影响导致成年抑郁 | 第20-21页 |
四、儿童青少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探讨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在“肝常有余”理论指导下治疗小儿青少期抑郁症 | 第22-25页 |
一、结合“肝常有余”分析小儿情志异常的病因病机 | 第22-23页 |
二、运用中药组方的组方治疗“肝常有余”引起的小儿情志异常 | 第23页 |
三、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5-43页 |
第一节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25-33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二、指标检测 | 第26-27页 |
三、结果 | 第27-32页 |
四、讨论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33-36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二、指标检测 | 第34页 |
三、结果 | 第34-35页 |
四、讨论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大鼠海马CA1区5-HT1AR、5-HTT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6-40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二、指标检测 | 第37页 |
三、结果 | 第37-39页 |
四、讨论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大鼠海马CA1区5-HT_(1A)R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40-43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二、指标检测 | 第41页 |
三、结果 | 第41-42页 |
四、讨论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