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3页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13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3-30页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家庭教育 | 第14页 | 2.1.2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 第14-15页 | 2.1.3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 | 第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5-16页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6-17页 | 2.2.3 供需均衡理论 | 第17-18页 | 2.2.4 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19-30页 | 2.3.1 教育公共服务供给 | 第19-22页 | 2.3.2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 | 第22-26页 | 2.3.3 境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 | 第26-30页 | 3 唐山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的现状及问题 | 第30-44页 | 3.1 唐山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整体情况 | 第30-32页 | 3.2 研究数据说明及样本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3.2.1 研究数据来源 | 第32页 | 3.2.2 研究数据整理 | 第32页 | 3.2.3 样本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3.3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分析 | 第33-40页 | 3.3.1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需求状况 | 第34-37页 | 3.3.2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状况 | 第37-40页 | 3.4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3.4.1 供给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 | 第40页 | 3.4.2 供给结构存在失衡 | 第40-41页 | 3.4.3 供给质量难以保障 | 第41页 | 3.5 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3.5.1 政策法规不健全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 | 第41-42页 | 3.5.2 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制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的重要因素 | 第42页 | 3.5.3 创新能力不足是供给结构单一的症结所在 | 第42-43页 | 3.5.4 机制不完善致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不能保障 | 第43-44页 | 4 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 | 第44-50页 | 4.1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基本理念 | 第44-46页 | 4.1.1 公平观 | 第44-45页 | 4.1.2 效益观 | 第45页 | 4.1.3 公益性 | 第45页 | 4.1.4 自愿性 | 第45-46页 | 4.2 加强供给能力建设,“增数量” | 第46-47页 | 4.2.1 家庭教育法制化,明确供给主体责任 | 第46页 | 4.2.2 明确主管机构,加强部门协作 | 第46页 | 4.2.3 坚持政策引导,多元优质供给 | 第46-47页 | 4.3 制定科学合理的供给内容,“优结构” | 第47-48页 | 4.3.1 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分类供给 | 第47页 | 4.3.2 优化课程设计,不断更新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 第47-48页 | 4.3.3 紧跟新形式,打造互联网家教平台 | 第48页 | 4.4 完善供给保障,“保质量” | 第48-50页 | 4.4.1 加强队伍建设,从源头上保障供给质量 | 第48页 | 4.4.2 把控机构准入,坚守高标准阵地水平 | 第48-49页 | 4.4.3 落实反馈评估,提高供给效率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