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揽业”问题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文献回顾 | 第9-11页 | ·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 | 第9页 | · 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揽业”的成因 | 第9-10页 | · 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揽业”行为对审计独立性及其质量的影响 | 第10页 | · 解决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揽业”的对策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理论准备 | 第11页 | · 调研方法 | 第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2 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揽业”的现状 | 第13-20页 | · 审计行业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17页 | · 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揽业”现状分析 | 第17-18页 | · 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18-20页 | 3 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揽业”行为的原因分析 | 第20-36页 | · 失衡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0-22页 | ·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失衡 | 第20-21页 | · 失衡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低价揽业”的土壤 | 第21-22页 | · 失衡的审计市场供求关系 | 第22-28页 | · 业务范围单一也是“低价揽业”的主要成因 | 第28-30页 | · 职业理念导致审计业务单一 | 第28-29页 | · 技能单一无法支撑多元业务 | 第29-30页 | · 审计成本的可控性为“低价揽业”提供了操作空间 | 第30-34页 | · 审计技术与方法是使审计成本的控制成为可能 | 第30-31页 | · 审计程序的不规范成为审计成本的调节器 | 第31-32页 | · 审计成本的可控性是“低价揽业”成为可能 | 第32-33页 | · 低廉的违法成本使会计师事务所敢于“低价揽业” | 第33-34页 | · 审计收费标准的执行和监管不力 | 第34-36页 | · 审计收费标准的执行不力 | 第34-35页 | · 审计收费标准的监管不力 | 第35-36页 | 4 解决“低价揽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36-48页 | · 纠正错位的审计委托关系,完善审计行为管理 | 第36-38页 | · 平衡审计权利与义务 | 第36页 | · 注重公司内部审计的治理 | 第36-38页 | · 加强执业环境的管理 | 第38-42页 | ·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 | 第38页 | ·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 第38-39页 | ·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新业务拓展 | 第39-42页 | · 规范审计行为,改进审计方法体系 | 第42-43页 | ·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标准及相关制度 | 第43-44页 | · 完善我国现行审计收费体制 | 第43页 | · 通过第三方介入改变现行审计收费模式 | 第43页 | · 提高对审计收费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 第43-44页 | ·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 | 第44-48页 | · 审计行业协会的监督 | 第44页 | ·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控 | 第44-46页 | · 加大会计师事务所风险责任 | 第46-4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