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前 言 | 第14-18
页 |
第一章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管理概述 | 第18-33
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现状及分析 | 第18-21
页 |
一、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运行的现状 | 第18-20
页 |
二、 制约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20-21
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年金的定位及其重要意义 | 第21-24
页 |
一、 我国企业年金的定位 | 第21-23
页 |
二、 发展我国企业年金的重要意义 | 第23-24
页 |
第三节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 第24-29
页 |
一、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的概念澄清 | 第24-26
页 |
二、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 | 第26-27
页 |
三、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第27-29
页 |
第四节 企业年金的不同类型及其与投资风险管理的关系 | 第29-33
页 |
一、 单一雇主企业年金与联合雇主企业年金 | 第29-30
页 |
二、 基金制企业年金与现收现付制企业年金 | 第30
页 |
三、 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DB)和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DC) | 第30-31
页 |
四、 企业年金的几种治理结构模式及其委托代理关系 | 第31-33
页 |
第二章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风险分析 | 第33-48
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的识别 | 第33-40
页 |
一、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 第33-35
页 |
二、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的特性分析 | 第35-40
页 |
第二节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衡量的方法 | 第40-48
页 |
一. 衡量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 | 第40-42
页 |
二. 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风险定量分析方法 | 第42-45
页 |
三、 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风险定量计量方法的评价 | 第45-48
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48-66
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 | 第48-51
页 |
一、 建立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重要意义 | 第48
页 |
二、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 | 第48-51
页 |
第二节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中管理风险的控制 | 第51-57
页 |
一、 企业年金的几种治理结构模式及其委托代理关系 | 第51-53
页 |
二、 企业年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投资风险控制 | 第53-56
页 |
三、 构建企业年金各管理机构风险内控的组织结构 | 第56-57
页 |
第三节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 | 第57-60
页 |
一、 投资组合策略 | 第57-58
页 |
二、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策略 | 第58-59
页 |
三、 资产负债管理技术 | 第59-60
页 |
四、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规避策略 | 第60
页 |
第四节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 | 第60-66
页 |
一、 国际上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补偿计划构建的实践 | 第61-64
页 |
二、 国外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补偿计划设计对中国的启示 | 第64-66
页 |
第四章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监管 | 第66-83
页 |
第一节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概论 | 第66-70
页 |
一、 企业年金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第66
页 |
二、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监管的内涵 | 第66-67
页 |
三、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监管的模式 | 第67-68
页 |
四、 企业年金监管组织结构 | 第68-70
页 |
第二节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监管的内容 | 第70-76
页 |
一、 市场准入监管 | 第71
页 |
二、 信息披露监管 | 第71
页 |
三、 外部审计监管 | 第71-72
页 |
四、 资产分散监管 | 第72
页 |
五、 投资限制监管 | 第72-74
页 |
六、 投资业绩监管 | 第74-76
页 |
第三节 对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监管的几点政策思路建议 | 第76-83
页 |
一、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限制监管 | 第76-79
页 |
二、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业绩监管 | 第79-83
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3-85
页 |
附录 | 第85
页 |
表一 部分经合组织国家对养老金投资的限制 | 第85-87
页 |
表二 部分OECD国家对养老金投资的监管 | 第87-89
页 |
表三 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对养老金投资的限制( | 第89-90
页 |
后 记 | 第90-92
页 |
致 谢 | 第9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