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9
页 |
前言 | 第9-10
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0
页 |
1 植物根部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第10-16
页 |
· 生物防治在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 第10-11
页 |
· 植物根际细菌在控制植物病害中的作用 | 第11-12
页 |
· 真菌在植物病害控制中的的应用 | 第12-16
页 |
· 抗菌类产物的分类及性质 | 第13
页 |
· 抗生素的制备和提纯 | 第13-14
页 |
· 抗生素的分析测定 | 第14
页 |
· 胞外酶的产生和测定 | 第14-15
页 |
· 孢子制剂的生产 | 第15-16
页 |
· 抗生真菌与化学农药的协同防治 | 第16
页 |
2 苗木猝倒病的防治现状及展望 | 第16-20
页 |
· 苗木猝倒病的防治现状 | 第17-18
页 |
· 化学防治 | 第17
页 |
· 生物防治 | 第17-18
页 |
· 物理防治 | 第18
页 |
· 苗木立枯病的防治展望 | 第18-19
页 |
·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联合控制猝倒病前景广阔 | 第18-19
页 |
· 生物防治将大规模地用于田间,而细菌在生防中将逐渐发挥作用 | 第19
页 |
· 综合防治是控制立枯病的根本途径 | 第19-20
页 |
第二部分 绿粘帚霉抗菌谱的研究 | 第20-28
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0-22
页 |
· 丝核菌、镰刀菌和腐霉菌的分离和纯化 | 第20-21
页 |
· 培养基 | 第20
页 |
· 丝核菌的分离和纯化 | 第20
页 |
· 镰孢菌的分离和纯化 | 第20-21
页 |
· 腐霉菌的分离和纯化 | 第21
页 |
· 绿粘帚霉重寄生的观察 | 第21
页 |
·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 第21
页 |
· 营养空间的竞争 | 第21
页 |
· 重寄生的观察 | 第21
页 |
· 绿粘帚霉代谢物质的拮抗效应 | 第21-22
页 |
· 培养基 | 第21-22
页 |
· 绿粘帚霉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作用 | 第22
页 |
· 绿粘帚霉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作用 | 第22
页 |
· 绿粘帚霉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的热稳定性 | 第22
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22-26
页 |
· 重寄生现象的观察 | 第22-24
页 |
· 营养空间的竞争 | 第22
页 |
· 重寄生的观察 | 第22-24
页 |
· 绿粘帚霉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三株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第24-25
页 |
· 绿粘帚霉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第25
页 |
· 绿粘帚霉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的热稳定性 | 第25-26
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26-28
页 |
· 绿粘帚霉的竞争作用 | 第26
页 |
· 绿粘帚霉的重寄生、抗生、溶菌作用 | 第26-28
页 |
第三部分 坚强芽孢杆菌抗菌谱的研究 | 第28-38
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8-29
页 |
· 芽孢杆菌的分离纯化 | 第28
页 |
· 培养基 | 第28
页 |
· 芽孢杆菌的分离纯化 | 第28
页 |
· 芽孢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28
页 |
· 芽孢杆菌的生长周期的测定(活菌数) | 第28-29
页 |
· 芽孢杆菌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第29
页 |
· 芽孢杆菌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第29
页 |
· 芽孢杆菌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丝核菌的拮抗作用在扫描电镜下观察 | 第29
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29-36
页 |
· 芽孢杆菌的分离纯化和生理生化鉴定 | 第29-30
页 |
· 芽孢杆菌B-305的生长周期 | 第30-31
页 |
· B-305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第31-34
页 |
· B-305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第34
页 |
· B-305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丝核菌的拮抗作用在扫描电镜下观察 | 第34-36
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36-38
页 |
· 坚强芽孢杆菌B-305菌株抗菌物质的产生过程 | 第36
页 |
· 坚强芽孢杆菌B-305菌株抗菌物质对丝核菌抑制机理的镜下研究 | 第36-38
页 |
第四部分 绿粘帚霉菌株厚垣孢子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 | 第38-47
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8-39
页 |
· 绿粘帚霉菌株厚垣孢子的诱导 | 第38-39
页 |
· 供试菌株 | 第38
页 |
· 厚垣孢子的制备 | 第38
页 |
· 诱导厚垣孢子生态因子的探索 | 第38-39
页 |
· 不同培养基对厚垣孢子产生的影响 | 第38
页 |
· 光照、振荡、培养时间对厚垣孢子产生的影响 | 第38-39
页 |
· pH对厚垣孢子产生的影响 | 第39
页 |
· 温度对厚垣孢子产生的影响 | 第39
页 |
· 绿粘帚霉厚垣孢子萌发试验 | 第39
页 |
· 厚垣孢子贮存后的活力测定 | 第39
页 |
· 不同温度对厚垣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9
页 |
· 不同pH值对厚垣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9
页 |
· 厚垣孢子萌发所需时间 | 第39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5
页 |
· 培养基、光照、振荡和培养时间对产生厚垣孢子的影响 | 第39-41
页 |
· pH对厚垣孢子产生的影响 | 第41-42
页 |
· 温度对厚垣孢子产生的影响 | 第42-43
页 |
· 厚垣孢子贮存后的活力测定 | 第43
页 |
· 不同温度对厚垣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3-44
页 |
· 不同pH值对厚垣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4
页 |
· 厚垣孢子萌发所需时间 | 第44-45
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45-47
页 |
· 绿粘帚霉菌厚垣孢子的诱导 | 第45-46
页 |
· 绿粘帚霉菌厚垣孢子的萌发 | 第46-47
页 |
第五部分 复合抗生菌对马尾松幼苗立枯病的生物控制 | 第47-55
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7-49
页 |
· 培养基 | 第47
页 |
· 病原菌接种体的制备 | 第47
页 |
· 生物抗生菌制剂的制备 | 第47
页 |
· 厚垣孢子粉剂的制备 | 第47
页 |
· 芽孢杆菌液体制剂的制备 | 第47
页 |
· 盆栽防治试验 | 第47-49
页 |
· 盆栽土的灭菌 | 第47
页 |
· 病原菌接种土壤 | 第47-48
页 |
· 生物制剂的施用 | 第48
页 |
· 播种 | 第48-49
页 |
· 种子消毒 | 第48
页 |
· 播种 | 第48
页 |
· 观察与记载 | 第48-49
页 |
· 生物防治持效期试验 | 第49
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49-52
页 |
· 室内灭菌土盆钵试验 | 第49-51
页 |
· 生物防治持效期试验 | 第51-52
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52-55
页 |
· 复合生物制剂对松苗立枯病的控制 | 第52-54
页 |
· 真菌对松苗的促生作用 | 第54
页 |
· 细菌对松苗的促生作用 | 第54-55
页 |
结语 | 第55-56
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
页 |
英文摘要 | 第61-64
页 |
读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
页 |
致谢 | 第65-67
页 |
附图 | 第67-71
页 |